環境信息公開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定義:依據和尊重公眾知情權,政府和企業以及其他社會行為主體向公眾通報和公開各自的環境行為以利于公眾參與和監督。
學科:化工_煉油與化工企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_環境保護
相關名詞:公眾參與 環境信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環境具有公共屬性,環境問題是社會公共問題,環境保護活動的開展涉及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到環境管理過程中,讓公眾在環境管理體系中起到促進與制衡作用,而實現這種合作參與的一個基本前提便是公眾對相關環境信息的獲知。
我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第五十三條對環境信息公開作了明確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币虼苏f,獲取環境信息是公眾依法享有的權利,公開環境信息是政府部門的責任和義務。
《環境保護法》中要求公開環境信息的主體主要包括政府部門和排污單位。政府部門所應公開的環境信息要求是:“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統一發布國家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監測信息及其他重大環境信息。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h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質量、環境監測、突發環境事件以及環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排污費的征收和使用情況等信息??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環境違法信息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布違法者名單?!迸盼蹎挝粦_的環境信息要求是:“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p>
為維護公眾健康,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環境保護法》對新建項目的環境信息公開明確規定:“對依法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編制時向可能受影響的公眾說明情況,充分征求意見。負責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部門在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后,除涉及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的事項外,應當全文公開;發現建設項目未充分征求公眾意見的,應當責成建設單位征求公眾意見?!?/p>
環境信息公開,在政府、企業、公眾之間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動,有助于政府作出科學、民主的環境決策,企業履行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保障公眾健康,維護公眾的環境權益。
責任編輯:張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