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 drainage basin,basin,watershed
定義:河流或湖泊由分水嶺所包圍的集水區域。
學科:水利科學技術_水文、水資源_陸地水文學(水利)
相關名詞:分水嶺 降水 流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流域一般指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水嶺(也稱分水線)所包圍的集水區或匯水區,由于地下水分水嶺不易確定,習慣所稱的流域為地表水的集水區。流域根據其中河流最終是否入??煞譃橥饬髁饔蚝蛢攘髁饔騼深悾核苯踊蜷g接流入海洋的叫外流流域,如長江、黃河、珠江等流域;水流入內陸湖庫或消失于沙漠中,不與海洋相通的叫內流流域,如塔里木河水注入內陸沙漠區的臺特馬湖,其流域為內流流域。如果地面集水區和地下集水區相重合,稱為閉合流域;如果不重合,則稱為非閉合流域。
每條河流都有自己的流域,一個大流域包含多個小流域,小流域又可以分成更小的流域,如果截取河道的一段,也可以單獨劃分為某某河段流域。影響流域特征的因素可歸納為幾何形狀、自然地理及人類活動三大因素。幾何因素主要指流域面積、河流長度、平均寬度、河網密度、平均比降和平均高度等;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壤或巖石性質、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植被及湖泊沼澤等;人類活動因素包括農業種植方式、工業發展狀況、水利工程建設情況、水土保持措施和城市化程度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該流域原有的水文情況。
流域面積又稱集水面積,指流域地面分水線(分開相鄰流域的山脊或邊界線)和出口斷面所包圍的面積,是水文研究中極為重要的參數,單位用平方公里表示。流域面積大小直接影響徑流的形成過程及河流水量大小,自然條件相似的兩個或多個地區,一般是流域面積越大的地區,河流的水量也越豐富。
流域水文研究對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較長時段測定流域的降水量分布、來水及來沙量的多少、地下水位的變化等數據,積累多年的系列資料后,就可以分析得出流域的總水量、輸沙量、流量變化過程、水質變化等參數,從而基本掌握該流域獨有的水文規律,就能為該地區開展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提供最基礎的資料依據。
(延伸閱讀作者: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黨委副書記、高級工程師 賓洪祥)
責任編輯:張鵬輝